铋矿和铋精矿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,广泛应用于冶金、电子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。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,对铋产品的纯度、成分和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为确保矿石品质符合工业应用标准,建立科学、系统的检测体系至关重要。通过精准的检测手段,不仅能优化选矿工艺、提高资源利用率,还能保障下游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同时满足国际贸易中对矿物原料的质量认证需求。
针对铋矿和铋精矿的检测,核心项目包括:
1. 成分分析:测定铋(Bi)主含量以及伴生的铅(Pb)、铜(Cu)、砷(As)、硫(S)等元素,铋精矿通常要求Bi品位在30%-60%之间;
2. 物理性能检测:涵盖粒度分布、水分含量、堆积密度等指标;
3. 杂质元素限值:重点监控汞(Hg)、镉(Cd)等有害元素;
4. 矿物相分析:通过物相鉴定判断铋的存在形式(如自然铋、辉铋矿等)。
现代检测技术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组合:
1. 化学分析法:
• 容量法: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主含量
• 重量法:用于硫、硅等元素的测定
• 原子吸收光谱(AAS)和ICP-OES:痕量元素分析
2. 仪器分析法:
• X射线荧光光谱(XRF)快速筛查
• X射线衍射(XRD)矿物相鉴定
• 扫描电镜-能谱联用(SEM-EDS)微观形貌观测
3. 物理检测法:
• 激光粒度仪测定颗粒分布
• 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
国内外主要执行以下标准规范:
1. 中国标准:
• YS/T 240.11-2021《铋精矿化学分析方法》系列
• GB/T 15924-2010《铋矿石化学分析规程》
• YS/T 716-2021《铋精矿》产品标准
2. 国际标准:
• ASTM E1915-2013 有色金属矿石分析指南
• ISO 11533:2021 铁矿石-微量元素测定
3. 行业规范:
• 选矿厂通常制定企业内控标准,Bi检测允许误差≤0.5%